福鼎白茶,中国茶之白雪公主!
吴守峰
福鼎白茶是中国茶之白雪公主,乃世界惟中国特有品种。中国拥有六大茶类,数以千计的名丛、奇种,唯白茶品质高雅为茶类之冠。“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 2006年福鼎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白茶之乡”,这是国家级的权威认定。优良的茶树品种,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山海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产茶历史,细心的栽培管理,精湛的采制技术赋予了福鼎白茶悠远的魅力,独特的产地、独特的品种和独特的工艺,造就了独步天下的福鼎白茶。
福鼎茶业尤其是白茶的地位和成就主要体现在“六珍”: 珍祥福地、珍稀物种、珍贵茗品、珍宝工艺、珍异妙韵、珍奇功效。
●一、珍祥福地
福鼎,福祉鼎盛之地。
福鼎生态环境优异,天时地利,得天独厚,十分适合白茶原料的生长。福鼎地处福建省东北沿海,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气候温暖,雨量适中,日照充足,溪流纵横,水源密布, 森林覆盖率为69.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福建省森林覆盖率达62.96%,位居全国首位),群山大多海拔在500—800米,乃至l000米以上,形成了西北高东南低似马蹄的独特地势和典型的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环境。
“海上仙都”太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福鼎境内东北部。汉武帝命东方朔册封天下名山,太姥山列为三十六名山之首。名山出好茶,好茶耀名山。追溯起来,一千多年前,“茶圣”陆羽在《茶经》(公元780年)上引录道:“永嘉(温州)东(南)三百里,有白茶山”,此即福鼎太姥山。陈椽教授《茶业通史》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的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
纵观太姥山中,除了蕙、便是兰,除了竹,便是茶。太姥山以“峰险、石奇、洞幽、雾幻”四绝闻名。以福鼎大白、福鼎大毫为原料茶的太姥山脉白茶种植区雨量充沛,奇草异木弥谷满岗,植被郁郁葱葱,景观绮丽多彩,土层深厚肥沃,茶园环境云雾潦绕,茶树常种于崖林之间,根深叶茂。在太姥山脉较高海拔的多林、多云、多雾,有机质和微量矿物质含量丰富的特殊地理环境的滋润下,孕育了千古茶茗。茶叶叶张肥厚、柔软,内含物丰富,加工的福鼎白茶品质优异。白茶以白毫银针最为名贵,是太姥山纵横无数的石谷崖壑、水云溪涧酝酿出泱泱中华最奇瑞的茶品——白毫银针。茶如其名,白毫银针因其色白如银,细长如针而得名。曼妙的茶香飘过云遮雾锁的太姥山脉,穿透千百年时空,芬芳不绝。
古民居中的福鼎白茶文化是最自然、最朴实的白茶文化。福鼎翠郊吴厝古民居,为吴氏望族的合院住宅。古民居建者系春秋吴王夫差第一百零四代孙,在北京城开茶庄,以经营白茶起家,富甲一方。清乾隆大学士刘墉曾赠与“学到会时忘粲可,诗留别后见羊何”的楹联。古民居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历经13年、耗资白银64万两,建筑格局巧妙,且脉络分明,纵横交错又横纵相连,有如一个古老的围棋大棋盘(长宽约70余米),摆设于幽谷之中,随时恭迎仙人神游于此时席地对奕。翠郊古民居是迄今为止在江南地区所发现的单体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既有皇家宫殿建筑的恢宏跋扈,又融合了江南民宅的精雕细琢,古香古色,堪称中国传统民居中观赏性、艺术性、历史性融合的瑰宝。